鐘鼓鏘鏘,淮水湯湯。古老淮河,浩蕩東流,在中游南岸孕育了一顆璀璨的淮畔明珠——霍邱。霍邱隸屬安徽省六安市,古稱蓼國。自西周開疆建制,至今有1400多年歷史。千百年來,這顆明珠歷久彌新,爍古耀今。 淮域絕佳的風水寶地。被譽為“華夏風水河”的千里長淮,營造了霍邱三面環水、南擁沃原的佳境旺地。城東湖日出,煙波浩渺,流光溢彩。城西湖映月,碧荷揚花,清香醉人。臨淮崗大壩,橫跨淮上,理水安瀾。南原的田野,稻碩麥壯,四季豐收。地下的礦藏,開采正旺,日進斗金。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。 物產富饒的魚米之鄉。霍邱物華天寶,是國家首批商品糧、優質油菜生產基地縣,...
地址:霍邱縣人民政府大院
電話:0564-6080981 6080923
傳真:0564-6080972
郵箱:ahhqdzb@126.com
金寨地處安徽西部,大別山腹地,鄂豫皖三省結合部,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、人民軍隊的重要發源地,總面積3814平方公里,轄23個鄉鎮、1個現代產業園區,224個行政村,總人口68萬,是全省國土面積最大、山庫區人口最多的縣。 金寨是紅色奉獻的土地。戰爭年代,爆發了立夏節起義和六霍起義,組建了11支主力紅軍隊伍,是紅四方面軍主要發源地、鄂豫皖革命根據地核心區、安徽省抗戰指揮中心和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前線指揮部。全縣10萬人參軍參戰,走出了洪學智、皮定均等59位開國將軍,被譽為“紅軍搖籃、將軍故鄉”。建設時期,修建了治淮骨干工程——梅山、響洪甸兩大水庫,總蓄水量50億立方米,淹沒10萬畝良田,...
霍山縣位于安徽西部、大別山腹地、淮河一級支流淠河上游,距省城合肥120公里,105國道和商景高速南北穿境,318、209省道東西貫通,曾為鄂豫皖紅色區域中心。縣域面積2043平方公里,地貌特征為“七山一水一分田,一分道路和莊園”,人口36.6萬,轄16個鄉鎮、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、124個行政村、20個社區,是一個山區縣、庫區縣和革命老區縣。先后榮獲國家生態縣、全國文明縣城、國家衛生縣城、全國綠化模范縣、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及最高獎“長安杯”、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縣、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、全國質量興市先進縣、全國首批綠色小康縣、中國全面小康成長型百佳縣、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、中...
【區域位置】 舒城縣位于安徽省中部,大別山東北麓、江淮之間,介于東經116°26'—117°15'、北緯31°01'—31°34'之間。東鄰廬江,西連岳西、霍山,南界桐城、潛山,北毗金安、肥西,是合肥近鄰,長三角縱深腹地,合肥經濟圈重要組成部分,省會輻射西南的聯接帶,歷來就有“五省要沖,七省通衢,江淮腹地,皖中咽喉”之稱。合九鐵路、滬蓉高速穿境而過,206國道、105國道、317省道以及四通八達的縣鄉村公路形成便捷的交通網絡,水路入巢湖,通長江。縣城至南京242千米,至上海480千米,至杭州495千米,至安慶港132千米,至武漢460千米,至合肥高新技術開發區36千米。 【地形...
金安區位于六安東部,毗鄰省會合肥,是六安市主城區,皖江城市帶和合肥都市圈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全市唯一的全境省級重點開發區域。全區國土面積1657平方公里,人口87萬,轄17個鄉鎮、5個街道及六安市承接產業集中示范園區、省級金安經濟開發區。 金安歷史悠久。是上古四圣之一司法鼻祖皋陶部族的聚居地,歷史遺存有皋陶墓、漢王墓等。是獸醫雙圣元亨兄弟、清代兵部尚書涂宗瀛、臺灣道臺熊一本、杰出愛國民主人士朱蘊山的故里。是全國著名的十大將軍縣(區)之一。金安交通便捷。距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僅30分鐘車程,312國道、合六南通道連通合肥,高速高鐵直達京、滬、漢、廣、深。金安生態優良。森林覆蓋率達36%,...
裕安源自六安古縣,是1999年12月隨六安地區撤地設市后成立的新區,位于安徽省中西部,大別山北麓,六安市區以西,東接金安,北接壽縣,南接霍山、金寨,距省會合肥70公里。全區總面積1926平方公里,山區、崗區、灣畈各占1/3,轄19個鄉鎮、3個街道、263個行政村、11個居委會、21個社區。全區總人口100萬,是個典型的人口大區、農業大區。淠河、汲河貫穿全境,著名的淠史杭水利樞紐工程座落在我區,上游有佛子嶺、響洪甸等“五大水庫”,全區地勢南高北低,有8個省江淮分水嶺綜合治理重點鄉鎮,易旱易澇,自然災害頻繁。 裕安歷史悠久,人杰地靈,物阜民豐,文化底蘊豐厚。著名的獨山暴動、蘇家埠48天大戰發生于此...
六安市葉集區于2015年10月13日經國務院批準設立,2016年2月28日正式掛牌成立,全區轄姚李鎮、洪集鎮、三元鎮、孫崗鄉、平崗街道、史河街道共6個鄉鎮街,區域面積568平方公里,總人口27萬人。 區位優勢明顯。地處皖豫兩省交界,東望長三角,西接中原地,南枕大別山,北連淮河水,素有“安徽西大門”和“大別山門戶”之稱,是大別山區域中心城市六安市副中心,合六葉工業走廊重要一極。境內史河、汲河環繞,G312、G105、滬陜高速、合武高速交匯于此,寧西鐵路設立客貨站,距合肥新橋國際機場1小時車程,是東進西出的咽喉、 貫穿南北的節點。 文化底蘊厚重。徽商文化源遠流長,自古即為江淮之間重要商品集散...
六安經濟技術開發區位于中國司法鼻祖、“上古四圣”之一皋陶封地——安徽省六安市東部,始建于1992年,1993年5月被批準為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,2013年3月晉升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,是合肥都市圈、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、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規劃核心發展區重要組成部分,安徽省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、“產城一體化”試點開發區、知識產權示范園區。先后榮獲“全國百佳科學發展示范區”“安徽省投資環境十佳開發區” “投資中國首選開發區”“魅力中國·十大最具投資價值開發區”“最佳投資服務環境開發區”等稱號。 六安市四次黨代會將六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目標定位為“三區一極”,即“產...
電 話:0564-3631994
傳 真:0564-3631277
E-mail:lakfq@163.com
2010年1月12日,國務院正式批準《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規劃》,六安市列入示范區規劃之中。 2010年2月1日,省委、省政府下發《關于推進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的決定》(皖發[2010]2號),并出臺了《關于加快推進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的若干政策意見》(皖發[2010]10號)。六安市委、市政府積極響應省委、省政府號召,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、省政府重大戰略決策部署,于2010年5月正式批準成立了六安市產業承接集中區。 園區位于金安區三十鋪鎮境內,總規劃控制面積113平方公里,以312國道為中軸線,西與六安經濟開發區、金安經濟開發區接壤,東至肥西縣界,北至合六葉高速...
地 址:六安市三十鋪勝利北路與皋城東路交匯處﹙三元山莊隔壁)
電 話:0564-3936009 0564-3936015
傳 真:0564-3936009
郵 箱:luanjzq@163.com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